回望2023年,蘇州高新區科創星空群星閃耀,新動能新優勢加快塑造,科技創新“成績單”令人矚目。展望2024年,蘇州高新區聚焦科技自立自強,循大道,至萬里!
2023年科技創新“成績單”碩果累累
創新平臺加快建設
南京大學蘇州校區成立7個學院、9個研究院,首批師生順利入駐。舉辦產業科技創新大會、中外院士前沿科技論壇,累計簽約校地合作項目210個。 太湖光子中心加快建設,先進化合物半導體基礎工藝平臺一期建成,光電芯片封測平臺二期啟動建設。
太湖科學城全面起勢,3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落地建設,“國家藥監局智能化醫療器械重點實驗室”正式啟用。
獲批國家工業設計中心1家,工信部產業技術基礎公共服務平臺2家、列全省第一,獲批省級創新聯合體1個,累計獲批市級創新聯合體22個,列全市第二。
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進自主創新和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成效明顯,連續兩年獲省政府督查激勵。
創新要素加速集聚
引進創新型企業1500余家,凈增國家高新技術企業321家、列全市第二;入選獨角獸(潛在)企業36家、瞪羚企業113家;新增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36家、列全省第二;新增上市企業5家,新增數、首次發行募集資金額均列全市第一。
強化人才“高精尖缺”導向,獲批市級以上領軍人才(團隊)111項、列全市第二,新增省院士工作站2家,朱日祥院士團隊獲批市頂尖人才團隊。
高端測控儀器與裝備產業獲批第二批江蘇省創新型產業集群。
創新生態不斷優化
高新區內院所企業主導和參與的10個項目獲2022年度省科學技術獎;10個項目入選省科技成果轉化專項、列全省第一。
推出“光子貸”“天使貸”等金融產品,累計支持區內企業418家,放款近14億元。
新增國家級孵化器2家、省級眾創空間8家,蘇州創業園在2023中國留創園孵化基地綜合評價排名中位列全國第三、蟬聯全省第一。
全省首家互聯網法庭落戶,普源精電榮獲全市唯一中國專利金獎,全區萬人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達178件,是全市平均水平的1.8倍。獲評全國首批國家知識產權服務業高質量集聚發展示范區。
2024年科技創新“計劃書”底氣滿滿
提升重大平臺創新策源能力
加快南京大學蘇州校區建設,加強東區內涵式提升,確保西區北大樓、文體中心等項目封頂,2025年全面投用。充分發揮南大蘇州校區、蘇州科技大學等區內高??萍既宋膬瀯?,導入更多優質資源。
打響太湖光子中心品牌,加快“3+2”基礎工藝與公共服務平臺建設,舉辦第二屆世界光子產業發展大會,打造全國知名光子中心。
加快國家級重點實驗室、中國移動云能力中心四期、清華蘇州環境創新研究院二期等重大項目建設,進一步深化與中國科學院蘇州醫工所等大院大所的合作,謀劃布局一批高能級科技創新平臺,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打造“科學特征明顯、生態人文優越、充滿創新活力”的一流科學城。
強化企業和人才創新主體地位
聯動院所平臺、重點企業、投資基金、校友組織、商會協會等,加快推動一批高質量科技項目簽約落地。深入實施“雙引領”計劃,鼓勵龍頭企業牽頭組建創新聯合體,完善“揭榜掛帥”機制,發展高效強大的共性技術供給體系。
強化高水平科技人才招引,做優做精全鏈條人才服務,迭代升級更有競爭力的人才政策,面向頭部企業、跨國公司、海內外高校招引優秀人才,推動青年發展型城市建設,擦亮“海歸人才新高地、創新創業示范區”品牌。
打造優質創新生態
積極搭建中試工程化平臺、科技公共服務平臺等成果轉化平臺,推進已落地的區級首批概念驗證中心開展概念驗證及關聯服務,加快把好技術轉化為好產品。
完善“眾創空間+孵化器+加速器+產業園”接力式培育體系,積極發展創業投資、股權投資,推行“創新積分貸”,實現產業、創新、資本良性互動。
依托國知局專利審查協作江蘇中心、蘇州知識產權法庭、互聯網法庭等平臺,健全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機制。
新的一年,更加精彩!蘇州高新區將全面落實“四個走在前”“四個新”重大任務,深入落實科技創新“八大工程”,加快建設全國一流創新型科技園區,全力打造全市產業科創主陣地!(張偉敏、區科創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