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人开嫩苞视频在线播放_欧美精品大香伊蕉在人线_欧美片在线观看一区二区_日韩一区二区不卡中文字幕_久久久久久亚洲av蜜桃_国产精久久久久久久91_日韩免费高清一区二区三区_九九热久久国产思思久久_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色婷婷91色

熱點新聞

首頁 > 新聞中心 > 行業新聞

蘇州高新區:加快邁進全國高新區“第一方陣”

發布時間:2020-08-07

圍繞“一個目標”、走在“兩個前列”、營造“三個生態”、建設“四個高地”,在“奮起直追 大步進位”的征程中——


    8月2日,高新區工委(擴大)會議暨十一屆區委第十一次全體會議召開。高新區黨工委副書記、區長毛偉對全區上半年工作進行總結,對下半年任務進行部署,強調全區上下要進一步振奮精神、鼓足干勁、爭先進位,奮力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加快邁進全國高新區“第一方陣”。


    面臨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沖擊,高新區全面落實中央和省市決策部署,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統籌打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兩場硬仗。全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增長0.9%;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70.9億元、增長11.7%;新增外資項目45個,賽默飛、開市客等一批世界500強項目落戶開工……邁入全國高新區“第一方陣”全面起勢、開局良好。

 

“期中考”成績單亮眼

GDP增幅、固定資產投資等14項指標位列全市前列


面對內外壓力,高新區搶抓時機,交出了一份亮眼成績單,14項指標位列全市前列。


    上半年,高新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42.6億元、增長0.9%;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收入93.2億元、增長1.1%;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70.9億元、增長11.7%,其中工業投資增長29.6%。發展過程中,高新區牢牢抓住重大項目這個“牛鼻子”,招商引資再創新高。實際使用外資6.9億美元,新增外資項目45個,賽默飛、開市客等一批世界500強項目落戶開工;內資注冊資金250.6億元,其中億元以上項目11個,麥科奧特多肽新藥研發基地、君林科技等進駐落戶。


    高新區注重先導產業發展提升。聚焦醫療器械和生物醫藥、集成電路等先導產業,制定產業發展規劃,分別設立總規模100億元的產業發展專項基金,建設集成電路產業創新中心,江蘇醫療器械科技產業園加速器開園,蘇州生命健康小鎮產業園一期投用。生產性服務業增加值占GDP比重超30%,獲批全省首批現代服務業與先進制造業融合龍頭骨干企業試點6家,全市首批生產性服務業領軍企業5家,醫療器械科技產業園和獅山金融集聚區成為省級生產性服務業集聚示范區。


    科技創新對一個地區發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為此,高新區加快推進動能轉換,充分激發創新活力。上半年,高新區新增上市企業2家、創新型企業462家,完成技術合同登記額58.5億元,獲批科技部創新人才推進計劃2項、列全市第二。南京大學蘇州校區獲教育部正式批復,建設與本部“同等標準、錯位發展”新校區,緊密推進各項開工準備工作。創新成果加速產出。長光華醫與生物梅里埃合作,中科院醫工所與威高集團聯合成立研究中心,20家建設期內院所平臺新增孵化引進企業69家,完成產學研合作項目273項,申請發明專利42件。新增科創載體超百萬平方米,獲批國家備案眾創空間2家,市級眾創空間13家、列全市第一。


    在發展過程中,高新區勇于先行先試。“中日綠色產業創新示范區”和“蘇州中日創新谷”加快建設,開展綜保區保稅研發中心監管改革試點,蘇州首列跨境電商中歐班列從高新區發運。營商環境亮點頻現。制定出臺企業發展支持政策2020版,舉辦民營企業、日資企業以及醫療器械、大數據產業等專場座談會,實施“黨建先鋒、在企身邊”行動計劃,“一企一策”幫助解決問題。深入開展“效率提升年”活動,推出全流程全生命周期企業服務,開通工程建設審批綠色通道,推動行政審批提速76.2%。商事制度改革獲江蘇省督查激勵,技術進出口“不見面”備案被列為全國20例“最佳實踐案例”。

 

緊扣“邁進全國高新區第一方陣”目標不放松

建設“科技創新、現代產業、開放合作、生態文明”四個高地


    當前,世界發展格局深刻調整。受全球疫情沖擊,世界經濟嚴重衰退,產業鏈供應鏈循環受阻,國際貿易投資萎縮,城市發展和區域競爭也日趨激烈,高新區面臨著“不進則退、慢進也是退”的嚴峻局面。


    對此,毛偉表示,“全區上下應樹立極其強烈的危機感和舍我其誰的使命感,主動對標找差,全力迎頭趕超,努力在全市和全國高新區中爭先進位、勇立潮頭。如何爭先進位,具體來說,就是要明確發展目標定位。緊扣‘邁進全國高新區第一方陣’這個目標;走在‘高質量發展’‘現代化探索’兩個前列;營造‘創新、產業、親商’三個生態;建設‘全國一流的科技創新高地、國內領先的現代產業高地、全球資本集聚的開放合作高地、美麗宜居的生態文明高地’四個高地。”


    據了解,建設全國一流的科技創新高地,是要主動承接上海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溢出效應,更加突出產業科技創新,加快形成創新資源“最強磁場”,集聚創新創業“最強大腦”,構建成果轉化“最佳通道”,力爭到2023年全區集聚高層次領軍人才2500人次,國家高新技術企業2000家、上市公司超30家、獨角獸培育企業50家。建設國內領先的現代產業高地,要聚焦集成電路、工業互聯網、醫療器械和生物醫藥等重點產業集群培育,力爭到2023年,集成電路、醫療器械和生物醫藥產業產值分別達到200億元和500億元,集聚年產值規模超50億元的自主品牌企業超過6家,推動形成規模效應和競爭優勢。建設全球資本集聚的開放合作高地,要深入融入全球產業鏈、價值鏈、供應鏈,大力發展開放型創新經濟,力爭3年內實際使用外資50億美元、內資注冊達2000億元,日資企業超800家,進一步擦亮“日資高地”品牌,打造國際國內資本投資的“首選地區”。建設美麗宜居的生態文明高地,要充分發揮依山濱湖、山水相融的生態優勢,高起點、高品位推進城市生態和基礎設施規劃建設,到2023年,建成若干有全國影響力的生態美麗河湖典范,全年環境空氣質量優良天數處于全市前列。

 

加壓奮進、全力沖刺

圍繞全年發展目標,推動高質量發展爭先進位


    7月31日,蘇州市委全會向全市10個板塊排出了龍虎榜,釋放爭先進位、奮勇發展的鮮明信號。面對奮起直追、大步進位的要求,如何適應新形勢、迎接新挑戰,把握新機遇、實現新發展是擺在高新區面前的一道難題。對此,毛偉有著自己的思考:“必須跳出高新區看高新區,把當下所需與長遠所求結合起來,把自身發展與外部變化貫通起來,推動全區高質量發展乘風破浪、激勇向前。”


    下半年,高新區將圍繞全年發展目標,全面落實新發展理念,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扎實做好“六穩”“六保”工作,在“穩”和“保”的基礎上積極進取,推動經濟發展沖刺全市最高質量。

高新區始終堅持發展是第一要務。更高水平招商引資,堅持內外并舉,加大內資招商、科技招商、基金引商力度,高質量辦好“金秋經貿洽談”活動,確保完成“雙十百千”目標。更高效率加快項目建設,圍繞蘇州市項目投資“1544”目標,全力保障重點產業項目建設,確保三季度重點項目全面開工,全年完成工業投資100億元。更好服務優化營商環境,定期舉辦企業家沙龍,完善領導掛鉤聯系、“一企一策”制度,整合提升區企業服務中心,形成審批服務“進一扇門、找一個部門”。更大力度保市場主體,全面落實減稅降費措施,扎實做好社保返還、靈活就業和為企紓困工作,確保全年減稅降費50億元。更深層次融入國家戰略,爭取獅山商務創新區納入國家發改委長三角一體化全面創新改革示范區,加快自貿片區聯動創新區建設,探索建立跨境電商產業園,構建“電商+”發展模式。


    堅定不移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在創新資源集聚上再發力,在創新產業壯大上再攀高,在創新生態營造上再完善,開展自主品牌大企業和領軍企業先進技術研究院建設工作,激勵企業加大研發資金投入,培育一批“科創企業森林”,全力推進南京大學蘇州校區建設,大力發展生產性服務業,加快蘇南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核心區建設,打造蘇州科技創新主陣地,推動科技創新位列全市最強一極。


    “在嚴峻的發展形勢面前,全區領導干部要做解放思想的先行者,比學趕超的新標兵,狠抓落實的實干家,滿懷干事創業的激情,激揚奮進跨越的豪情,目標攀高、砥礪奮進,銳意進取、務實苦干,在高新區邁向‘第一方陣’的時代征途中干出精彩、拼出輝煌,為推動高新區高質量發展走在前列作出新的更大貢獻!”毛偉表示。(夏燕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