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蘇州高新區積極引導“智造”企業不斷向價值鏈更高處攀升。數據顯示,蘇州高新區每年完成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2600億元中,先進制造業實現產值占近900億元,成為區域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
為加快智能制造產業發展,蘇州高新區專門出臺關于《加快發展智能制造促進轉型升級的若干意見》,《意見》對符合產業標準在該區購地自建廠房、設備投入超過2000萬元的,將按設備投入金額的5%給予補助,補助金額最高可達1000萬元。對列入省級以上重點項目的,根據其設備投入最高可補助5000萬元,高新區全力打造“江蘇智能制造產業集聚區”。
承擔神舟、天宮等國家航空航天重大項目測試的東菱振動公司,打造系列測試公共服務平臺,提供力學環境測試服務,目前,該力學環境可靠性試驗服務的毛利率已達50%以上,動力學環境測試服務及整體解決方案業務已占公司主營收入的20%,業務增長率保持一年翻一番的良好態勢。東菱振動戰略中心副總監陳廣飛介紹,公司以出色的核心研發競爭力,不僅推出全球首臺60噸超大推力電動振動臺這一產品,還提供先進制造各領域的力學環境可靠性試驗及技術服務工作。
萊克電氣電機智能制造工廠內,多條全自動生產線有條不紊地產出家用電器所用的一臺臺電機。萊克電氣副總裁沈月其介紹,傳統高速電機生產需要大量手工作業,因人員技能差異、流動因素等影響,效率質量存在起伏,通過自行研制AGV小車及中央調度系統,對產線設備進行自動化改造,導入50多臺機器人及20多臺AGV替代人工搬運物料,節省人力300多人,生產效率提升60%。
勝利精密公司從2012年開始,在實現生產自動化升級改造的同時,收購技術先進企業,提速公司內部制造升級,將公司業務拓展到智能制造領域。公司副總裁章海龍說:“對于智能制造,我們側重于高端精密加工設備、檢測設備、自動化組裝線,MES軟件系統的開發和應用等,并提供智慧工廠整體解決方案。”目前,該公司正推進建設江蘇省3C行業中第一個國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廠,引領行業制造升級。
近年來,蘇州高新區依托現有制造業產業基礎,引導企業實現“從提供產品”向“提供總集成、總承包服務”轉型。對年服務營業收入首次超過3000萬元的智能裝備制造企業,給予10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截至目前,該區累計有6家企業獲評省服務型制造示范企業。
同時,高新區構建“工業云”集群,不斷為制造企業實現模式創新提供新動力。以中國移動蘇州研發中心、中國電信蘇州科技城數據中心、中科院地理所蘇州研究院等為代表的國家級信息技術,以阿里云為代表的“互聯網+”等,都可為相關企業提供解決方案。
去年末,蘇州科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上交所成功掛牌,半年時間里,企業不斷加大研發投入,將原來1~2年的研發周期縮短至不到半年。最近,科達科技發布了全線5.0云視頻新品、端到端的視頻監控新品、全新二代小間距LED屏及顯控平臺等。科達科技公司董事長陳冬根感慨道:“上市之后的最大感受,就是可以放開手腳在戰略布局、技術研發上加大投入力度。有了資金,底氣更足,將27%的資金投入到研發上,進一步鞏固公司在網絡視訊行業的技術領先優勢。”
天孚通信公司自前年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后,加大了升級發展力度。公司副總經理歐洋介紹,公司上市前生產3大系列產品,上市后擴展成7條產品線,并保持30%的增長速度,前不久,我們收購了日本一家企業,經過共同研發,推出世界上最先進的“光通訊光學陣列透鏡”,實現光路傳輸中從微米級到納米級的升級。現在,公司設立了3億元并購基金,并落戶高新區內的蘇州金融小鎮。歐洋說:“蘇州高新區在資本體系、科技金融方面大力推動企業發展,公司建立后,從領軍人才申報、創新基金項目、IPO申報等,都得到高新區相關部門的扶持,一步步引導我們實現了跨越式發展。”
近年來,蘇州高新區積極推動規模企業通過上市借助資本市場做強做大。目前,全區已擁有上市企業16家、“新三板”掛牌企業43家,培育近30家IPO儲備企業、掛牌轉板企業、在股轉系統掛牌企業,形成上市企業梯隊。同時,高新區推進科技金融創新,啟動蘇州金融小鎮建設,打造中小企業價值成長體系生態圈,從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服務鏈4個方位助推企業創新成長。截至目前,“金融小鎮”已累計引進金融服務機構近300家,管理資本規模超500億元,形成集聚效應,并成功入選2017年江蘇省服務業重點項目。(來源:中國商務新聞網)